發表的主要論文(*為通訊作者):
1.Yuan Liang, Lijin Zhang*, Yang Long, Qian Deng & Yujuan Liu. (2020). Promoting Effects of RtI-Based Mathematical Play Training on Number Sense Growth among Low-SES Preschool Children,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1(3), 335–353.
2.高銘,張麗錦*. (2020). 損失與收益情境下賭博認知和心理賬戶對賭博意愿的影響. 心理科學, 43(4), 931–936.
3.劉曉婷,張麗錦*, 張寧. (2019). 睡眠質量影響冒險行為的證據及解析.心理科學進展, 27(11), 1875–1886.
4.顏學新,張麗錦*, 范高婷. (2018). 不同聲譽群體初中生感覺尋求與多領域冒險行為:風險感知的中介作用. 中國特殊教育,25(1), 84–90.
5.張麗錦*, 畢遠, 梁熠, 劉敏紅. (2016). 小學一年級數感不良兒童的篩查與動態測驗. 心理學報, 48(7), 804–817.
6.王玲,張麗錦*. (2016). 幼兒心理實驗中“是否型問題”的研究評析. 中國特殊教育,23(1), 84–89.
7.楊斌芳,張麗錦*,李曉. (2016). 故事書閱讀中考核與注音對農村一年級兒童識字量的影響. 中國特殊教育,23(6), 85–91.
8.Lijin Zhang*, Chen Zhang, Li Shang. (2016). Sensation-seeking and Domain-speci?c Risk-taking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Risk Perceptions and Expected Benefits as Mediato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01, 299–305.
9.張晨;張麗錦*. (2016). 青少年冒險問卷-冒險行為量表(ARQ-RB)的測量等同性檢驗. 中國衛生統計, 33(6), 955-958.
10.張麗錦*, 張臻峰. (2014). 動態測驗對“數學學習困難”兒童的進一步甄別.心理學報, 46(8), 1112?1123.
11.畢遠,張麗錦*. (2014). 以能力-成績差異模型鑒別數學困難的問題與對策. 中國特殊教育,21(5), 49–54.
12.Xu*, Y., Zhang. L., & Hee, P. (2014).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shyness in Chinese children, in Selin, H (Ed.), Parenting across Cultures: Childrearing, Motherhood and Fatherhood in Non-Western Cultures. (pp. 14-23). Springer Press.
13.張麗錦*, 陳亮. (2011). “兒童認知發展水平診斷工具”動態測驗的初步編制與應用. 心理學報, 43(9), 1075?1086.
14.張晨,張麗錦*, 尚麗. (2011). 青少年冒險問卷-冒險行為量表在中學生中的信效度.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5(8), 636–640.
15.尚麗,張麗錦*. (2011). 青少年多領域冒險行為問卷(MDARBQ)和風險知覺問卷(MDARPQ)的編制及應用.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32(6), 571?575.
16.張麗錦*, 張莉. (2011). 以色列的中介學習經驗理論及其應用. 外國教育研究, 38(6), 18–24. //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中小學教育》2011年11期全文轉載.
17.趙明旭,張麗錦*, 左亮霞, 蓋笑松. (2011). 農村初中生疏離感及與自尊、主觀幸福感關系. 中國公共衛生, 27(5), 637–638.
18.張麗錦*, 吳南. (2010). 4、5歲兒童一般語言能力和心理理論關系的縱向研究. 心理學報, 42(12), 1166–1174.
19.張麗錦*, 趙明旭, 者永濤, 邱桂平, 蓋笑松. (2010). 寧夏南部山區農村兒童的入學準備狀況及其影響因素. 學前教育研究, 23(4), 10–16.
20.劉國雄,張麗錦.(2010).關于情緒以及情緒發展的理論述評.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32(1), 212–215.
21.張若男,張麗錦*, 蓋笑松. (2009). 農村留守兒童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3(6), 426–430. //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心理學》2009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2.鄭睿,張麗錦*. (2009). 兒童冒險行為的影響因素. 心理科學進展, 17(4), 745–752.
23.陳亮,張麗錦*, 沈杰. (2009). 親子關系對農村留守兒童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中國特殊教育, 16(3), 8–12, 32.
24.邱桂平,張麗錦*.(2009). 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狀況研究. 教育理論與實踐,29(5), 6–8.
25.張麗錦*, 沈杰, 李志強, 蓋笑松. (2009). 寄宿制與非寄宿制學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中國特殊教育, 16(5), 82–86.
26.成媛,張麗錦, 邱桂平, 馬翠萍, 趙郝銳. (2009).民族高校在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狀況及原因探析.職業時空, 15(2), 133–135.
27.李晶, 鐘建軍, 張麗錦*.(2009). 大學生網絡成癮與父母教養方式的關系.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 72–75.
28.趙明旭,張麗錦*, 蓋笑松. (2008). 城鄉小學生欺負行為及其與孤獨感的關系.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2(10), 757–758.
29.張麗錦*, 吳南, 鄭硯. (2008). 不同形式的語言介入對漢語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干預. 心理學報, 40(7), 819–827.
30.王欣,張麗錦*. (2008). 干預訓練對兒童掌握遺傳知識的作用. 心理科學進展, 16(5), 726–732.
31.吳南,張麗錦*. (2007). 心理理論和語言發展的關系. 心理科學進展, 15(3), 436–442.
32.張麗錦*, 邱桂平. (2007). 大學畢業班學生就業壓力問卷的初步編制. 中國學校衛生, 28(8), 696–698.
33.張麗錦, 方富熹*. (2006). 4-7歲兒童依據對繁殖的樸素理解區分植物和非生物的認知發展. 心理學報, 38(6), 849–858.
34.張麗錦*, 方富熹. (2005a). 干預訓練對5、6歲兒童理解植物繁殖概念的影響.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19(9), 579–582.
35.張麗錦, 方富熹*. (2005b). 4-7歲兒童關于動物繁殖的樸素生物學理論的發展. 心理學報, 37(5), 613–622.
36.方富熹*, 蓋笑松, 張麗錦.(2005). 皮亞杰認知發展量表(IPDT)中國城市常模的制訂.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19(12), 789–792.
37.Zhang, L. J., & Fang*, F. X. (2004). A Study of Understanding of Plants' Reproduction among Children Aged 4-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5?6), 580.
38.方富熹*, 蓋笑松, 張麗錦, 劉國雄, 龔少英. (2004). 認知發展水平診斷工具IPDT北京市常模的制訂.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18(4), 272–275.
39.張麗錦*, 鄭日昌, 冀斌. (2004). 母親抑郁對孩子心理功能和發展影響的整合模型.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18(5), 303–305.
40.張麗錦, 方富熹*, 楊小冬. (2004).學前兒童樸素生物學理論及其獲得機制.心理科學進展, 12(3), 371–378.
41.蓋笑松*,張麗錦, 方富熹. (2003). 兒童語用技能發展研究的進展.心理科學, 26(2), 368–369.
42.張麗錦*, 蓋笑松, 方富熹, 方格. (2003). 兒童認知發展動態測驗. 心理科學進展, 11(6),651–657.
主持項目:
1.2018.7~20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最近發展區”理論框架下農村幼兒數感發展的動態評估與干預研究(18XJA190001).
2.2019.1~2020.12,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重大成果培育性項目·中小學校德育工作狀況監測指標體系研究(2019-05-019-BZPK01).
3.2013,1~2016,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基于干預反應范式的兒童數感行為及認知神經機制研究(項目號:31260239).
4.2013,4~2016,12.主持寧夏社科規劃項目·當代大學生宗教信仰積極引導模式的探索與構建(項目號:13NXBMZ05).
5.2009,1~2011,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弱勢兒童認知能力發展的動態測驗與干預(項目號:30860083).
6.2008,1~2010,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兒童對遺傳和繁殖的樸素認知的比較研究(項目號:30760066).
7.2009,01~2011,12.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號:NCET-08-0874).
8.2005,7-2008,12.主持寧夏社科規劃項目·寧夏大學生擇業心理壓力狀況及原因探析.
9.2013年4~6月,承擔中國科協“學會專項能力提升”項目·“中國兒童發展測評工具修訂與研發”子項目.
10.2006,01~2009,12.承擔2006年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項目·農村兒童發展問題研究(項目號:06JJD880009)的子課題·“西北農村兒童入學準備與學校適應研究”.
教材著作:
1.張麗錦著.阿希人際關系思想解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02.
2.張麗錦主編.兒童發展.亞洲必贏檢測路線出版社,2016.02.
3.張麗錦、吳南、王玲、梁熠著.幼兒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12.“‘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叢書》分冊,獲華東地區2015年度優秀教育圖書二等獎。
4.蘇彥捷主編,張麗錦、王美芳副主編.發展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6.
獲獎情況:
1.2009年,論文獲寧夏首屆自然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2等獎,排名1.
2.2009年,論文獲第十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1等獎,排名1.
3.2007年,論文獲第九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3等獎,排名2.
4.2009年,論文獲第十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論文3等獎,排名2.
5.2009年,獲“全區優秀教師”稱號·寧夏區政府
6.2009年,入選自治區“新世紀313人才”(證書第09019號)·寧夏區政府
7.2011年11月,寶鋼優秀教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