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教育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母機”。受西方和蘇聯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的師范教育體系普遍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我校作為教育部直屬的211重點建設高校,在邁向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努力奮斗的變革與轉型發展進程中,心理學科承載了亞洲必贏檢測路線教師教育與教育學科發展的傳統,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特色。經過我校心理學科幾代人的持續創新積累、特別是近十多年來的奮力拼搏,亞洲必贏檢測路線的心理學科建設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在2012年教育部研究生學位中心開展的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心理學在全國心理學科位列第九。
(一)學科肇始階段(1945-1960)
我校心理學科起步于1960年亞洲必贏檢測路線成立之前的西北大學文學院教育學系。亞洲必贏檢測路線亞洲必贏檢測路線的前身是創建于1945年的國立西北大學文學院教育學系,是亞洲必贏檢測路線設立最早的系科之一,迄今已有70年的時間。
1945年,國立西北大學文學院增設教育學系,系主任由文學院院長馬師儒教授兼任,常務系主任是高文源教授,專業教師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講師1人、助教1人),教授是馬師儒、郝耀東、高文源、包志立、魯世英、孫道升,是當時西北大學教授最多的一個系。特別是馬師儒教授,1921年考入德國柏林大學修習教育和心理學,獲教育學博士學位。馬師儒教授兩度任西北大學文學院長、一度任校長。
1945年秋,教育系正式招生,學制為四年,課程參照師范學院教育系科目制定,分必修科目和選修科目。必修科目: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及教育測驗、畢業論文等20門課程;選修科目:教育原理、近代教育思潮、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心理衛生等課程。同時,下設心理實驗室。亞洲必贏檢測路線心理學科由此開始。
建國初期我校的心理學師資力量有了新的加強。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為適應西北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 根據西安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會字第20號《關于大學??茖W校合并的命令》,決定將陜西省立師范??茖W校、醫學??茖W校、商業??茖W校等三個??茖W校與西北大學合并, 其中“以師專為基礎歸并西北大學教育系,成立師范學院?!睆拇?, 西北大學教育學系從文學院分離出來,與陜西省立師范??茖W校合并組建成西北大學師范學院。1949年8月8日,西北大學召開解放后的第一次校務委員會會議,“公推著名心理學家劉澤如、高憲斌兩先生負責籌劃師范學院工作,劉澤如先生為召集人。1950年,教育系主任由院領導劉澤如先生兼任,系主任助理由吳元訓先生擔任。截止1952年7月,該系共有專職教師14人,教授有馬師儒、郝耀東、孫道升、陳高墉等4人,副教授是吳元訓、環惜吾、晁慶昌、朱勃、高汝淼等5人,是當時西北大學師資力量最強的系之一。其中,劉澤如教授、郝耀東教授、孫道升教授都是國內著名的心理學家與教育學家,尤其是劉澤如教授的開創性工作,奠定了陜西省師范大學心理學科的基礎,是陜西省師范大學心理學科的開山鼻祖。
1954年8月西安師范學院時期,教育系在1953年至1957年的4學年間,負責全校的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史和教材教法的教學工作,共培養畢業生109人,其中畢業留在系上工作的助教有9人,楊永明、李殿鳳等數位留校青年教師被公派到蘇聯或國內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進修學習,為系內心理學的師資力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1957年9月,隨著當時政治形勢的發展,西安師范學院取消了教育系建制,成立了教育研究室,下設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史三個教研組。
1956年,北京師范大學馮成林、魏庚人教授率100多名北師大青年教師來陜西支教,成立了北京師范大學陜西分校,后更名為陜西師范學院。院內成立了教育、心理學教研室,董錫鈞擔任心理學教研室主任,擔任心理學課程的教師有歐陽侖、徐雅貴、李殿鳳、施華云、孫昌識、姚平子、胡永芝等人,負責全校的心理學教學工作,并取得了優秀的研究成果。1958年,在北京舉辦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成果展覽會”上,教研室老師制作的心理學實驗儀器參加了展出,引起較大反響。
1960年,原西安師范學院與原陜西師范學院合并成立了亞洲必贏檢測路線。亞洲必贏檢測路線教育系在新的院校調整中,由原西安師范學院教育研究室與陜西師范學院教育心理學教研室、學前教育系3個單位合并而成,奠定了建國初期我校心理學科發展肇始階段的前期基礎。
(二)學科起步階段(1960—1977)
1960年,亞洲必贏檢測路線成立之初,設有包括教育系在內的11個系和10個科,當時教育系的系主任仍由劉澤如教授兼任,朱勃、方知、張華莘擔任系副主任,胥超任系黨總支書記。全系共有專職教師近80人,系下設4個教研室和1個教育研究室。心理學教研室教師有肖前瑛、李養林、汪品華、李殿鳳、歐陽侖、曾紀苓、宋文慶、殷培桂、孫昌識、姚平子等老師,我校心理學科的師資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心理學教學及心理學基本理論研究工作逐步有序開展。這一時期的心理學貢獻顯著的主要是劉澤如先生、郝耀東先生和肖前瑛先生。
文革期間,同全國心理學的發展命運相似的是,我校的教育系被撒消,心理學被打成了“偽科學”,老師們均被下放、改行。
(三)學科的積極探索階段(1978—1999)
“文革”結束后,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在中國教育改革發展最輝煌的時代里,我校的心理學科也重獲新生與發展機遇。
1978年4月,我校的心理學教學工作與專業建設同亞洲必贏檢測路線教育系一并恢復,并成立了亞洲必贏檢測路線教育科學研究所,下設心理學研究室。系主任為張安民教授,副系主任為楊永明、于明崗老師。心理學教研室老師主有要歐陽侖、孫昌識、李殿鳳、姚平子、王淑蘭、于明崗、施華云等人,負責本系和全校的專業課、公共課教學任務。教育系于當年招收了31名兩年制??粕?,1979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
恢復高考招生之初的我校心理學老師,珍惜機遇,積極作為,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學術成果。國內最權威的專業刊物《心理學報》在1979年第3期,同時發表了署名“亞洲必贏檢測路線心理學教研室”的兩篇學術論文:“中國心理學三十年”和“對小學生一次數學競賽的心理學分析”;《心理學報》1980第2期再次發表署名“亞洲必贏檢測路線心理學教研室”的論文“中國兒童、教育心理學三十年”,集中展現了我校心理學研究的實力,在國內產生了重要影響。之后我校教育科學研究所心理學研究室的李養林老師在《心理學報》(1981,4)上發表《關于心理、意識的物質本體的基本規律問題》一文,著重探討了產生心理意識的物質本體(大腦)的活動規律問題。 劉澤如先生、郭祖儀老師等人在《心理科學》等權威雜志發表的系列論文,在全國心理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反響及爭論。
我校心理學科發展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之一是1981年獲得普通心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成為國內最早的心理學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也是我校最早具有碩士授予權的八個點之一。指導老師為劉澤如教授,首屆招收研究生為方俊明、賀明明兩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心理學基本理論。在這一方向基礎上,1984年楊永明、孫昌識、歐陽侖三位老師創立了“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碩士研究生招生這一新的增長點。同年,由我校聯合北京師大等四院校主編的《普通心理學》教科書,由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成為改革開放初期國內影響很大的一部大學專業教材。1986年正式開設了心理學本科專業,隸屬于教育系,面向全國招收理科學生。這在我校的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具有重要意義。
1992年留學回國的方俊明副教授擔任教育系主任,心理學老師王淑蘭教授和郭祖儀教授相繼擔任總支書記。1997年方俊明教授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擔任兼職博士生導師,進一步加強和拓展了我校的心理學科建設發展事業。
回顧這一階段20來心理學科建設的發展軌跡,盡管受社會時代形勢和我們學校整體學科建設發展步伐緩慢這一歷史背景的制約影響,但是經過我校心理學專業師資隊伍中以劉澤如先生為杰出代表的第一代學者、以孫昌識、歐陽侖、楊永明教授為突出代表的第二代學者和以方俊明、王淑蘭教授等為出色代表的三代學者不屈不撓的持續積累,努力拼博,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國際交流、隊伍建設等領域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得到了國內學術界的認同,為當今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學科的快速發展階段(2000至今)
新世紀以來,伴隨我校學科建設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步伐,在學校政策的有力扶持下,通過以游旭群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全體心理學團隊成員的卓越工作,我校的心理學科建設事業有了歷史性的飛躍,進而邁上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展新階段。2002年增設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 2003年獲得基礎心理學博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組織召開了第十七屆國際跨文化心理學大會,2004年招收了首屆博士研究生,2006年獲得心理學科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批建立心理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8年獲批建立陜西省行為與認知神經科學重點實驗室,建立了眼動實驗室、應用認知與人因實驗室、ERP實驗室、多媒體網絡實驗室等國內一流專業心理學實驗室。2008年12月學校決定對部分院系進行學科調整,成立了亞洲必贏檢測路線,心理學科的建設則依托亞洲必贏檢測路線進行。游旭群教授任首任院長,李錄志副教授任總支書記,王振宏教授、王勇慧教授、屈強張副研究員任副院長。2010年獲得心理學科一級博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航空航天心理學自主設置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與博士學位點獲國務院學位辦備案。2014年王振宏教授任院長,總支書記為李錄志副教授,副院長為何寧副教授、張寶山副教授、董增云副研究員。
經過新世紀以來十多年的發展,心理學科具有了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了較好的科學研究平臺,形成了以應用認知與航空心理學為主要特色優勢的科學研究方向,學科發展與科學研究的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在2012年全國學科評估中心理學科取得了位列第九的突出成績,也是當時我校唯一進入全國排名前十的、具有了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學科。